1935年红军在遵义城仅仅抄了一个黔军师长家红军就差不多吃饱
亲爱的读者,在阅读本文之前,请您先点击“关注”,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,还能带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声明: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原创撰写,首次发布于今日头条,文章中包含5秒的免费广告,旨在增加创作收益,感谢您的点击支持。文末已附上相关文献来源及截图,敬请知悉。
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期间,由于博古、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,红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,开始了艰难的长征。刚开始的长征,红军的处境异常艰险,直到他们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,局势才有了转机。
虽然红军成功地摆脱了几十万追兵,但他们的处境仍然不容乐观。幸运的是,遵义城内有着大量黔军遗留下的物资,这为红军提供了急需的补给。
那么,除了召开著名的遵义会议,红军在这座城市发生了哪些值得记住的故事呢?
1935年1月7日,红一军团在的指挥下成功击溃了守卫遵义的黔军,顺利占领了这个战略要地。随即,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进驻遵义,成功甩开了尾随的部队,为红军提供了久违的休整机会。
贵州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,一直贫困不堪,黔军军阀更是横征暴敛,压迫百姓。当地百姓生活困苦,红军的到来成为他们的救星。在占领遵义的当天,红军没有像传统军队一样为非作歹,反而积极帮助当地百姓,打土豪、开仓放粮。因而,红军迅速赢得了民心。
毛泽民,时任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,在红军进入遵义后,建议周总理采取措施,没收地主、劣绅和军阀剥削百姓的资产,用于补充红军的物资并救助当地贫民。这个提议得到了周总理的认可,次日便成立了专门的没收委员会,由林伯渠担任主任。
在红军到来之前,遵义城已经被黔军洗劫过一次。但即便如此,城中剩余的财富依然惊人。尤其是柏辉章——一名黔军将领的家产,成了红军的重要补给来源。柏辉章原为遵义富商柏杰生之子,后来自军校毕业,加入了王家烈的黔军。在与红军的交战中,柏辉章的部队被打败,他仓皇逃离只带走了一部分财物。红军进驻后,全面查抄了柏家的财产。
这些财物包括粮食、衣物、武器以及巨额的银元。红军将这些缴获物资的大部分分发给了遵义的贫苦百姓,一些百姓因此感动,甚至自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入红军。
除了物资的没收,红军在遵义发生了另一件大事——遵义会议。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。然而,很少有人知道,会议的召开地点正是柏辉章新建的别墅。这个别墅刚刚竣工,柏辉章为此投入了巨资,聘请了众多工匠进行设计与建造。别墅不仅设计精美,还藏有大量柏辉章搜刮来的财宝,这些财物最终被红军没收。
从红军进驻遵义的7日到15日,虽然时间短暂,但这段时间对于红军而言,显得格外“轻松”。红军指战员们在那段时间里,难得有了休整的机会,许多人开始逛街,品尝了当地的风味小吃。
红军驻扎的地方也相当豪华,是遵义前任政府官员的公馆。这里家具精美,包括金丝楠木的桌柜、红木大床,以及许多西洋用品。虽然这些家具后被红军变卖,但所得的款项大部分用来资助贫困百姓。
此外,红军在这段时间还查抄了大量的烟土。尽管我党一直严禁烟土的交易,但在那个特殊时期,红军决定将这些烟土变卖。原因是当时市场上,烟土的价值远高于纸币,它是可以在黑市上交换到急需的药物等物资的硬通货。
1935年1月19日,红军离开遵义。在他们离开后,柏辉章重新回到了遵义。当他看到自己别墅的墙上满是红军的宣传标语时,他愤怒不已,命令部下将这些标语擦去。尽管墙上的标语可以抹去,但红军的善行却早已深入百姓心中,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烙印。
红军在遵义的短短12天,虽然时间不长,却发生了多次历史性的转折。这不仅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,也让红军得到了必需的物资补给,并赢得了地方百姓的支持。正如后来所说,柏辉章的别墅成为了革命的见证,而遵义的百姓也成为了革命的坚强支持者。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,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推送!


